【盛世風華唐三彩特展-美妝篇】
如果要回到千年前的唐代,在這趟場穿越之旅啟程前,我們會想打包哪些行李?
衣服、太陽眼鏡、手機、化妝品這些都不帶,只要帶著我們對知識的渴求、充滿好奇的心,再加上感性的情懷,就行了。
什麼!這樣就行了!萬一不小心迷路了,萬一不小心…,放心,我們的行前說明會生動易懂,穿越唐代,女仕們最好是打扮一番,簡單造型如下:
首先,奉勸留長髮的小姐們,丟下妳的電燙棒,把頭髮束起來,梳成包包頭。因為唐代不流行長髮飄逸,當年犯錯了要道歉,或是階下囚才會披頭散髮。
現在拿出您的化妝包,我們來完成全套的臉妝,以下引用周汛、高春明《中國歷代婦女裝飾》整理,依序簡單介紹:
一、敷鉛粉,就是打粉底
二、抹胭脂,就是腮紅,這腮紅不像我們現代用暈染的,當年要紅潤並且呈明顯的橢圓形。
三、畫黛眉
古代眉毛以黑為美,黛眉的黛,是指畫眉的材料,類似現代的石墨,古人喜歡剃掉原本的眉毛,畫上當時最時尚的眉型。
四、貼花鈿
花鈿就是貼在兩眉正中上方的花片,以金屬、翠玉等材質製成,再以黏性極強的液體,黏在額頭上,最簡單的是個圓點,複雜的有的像花朵,有的是抽象圖案,其中以梅花最常見。
五代牛嶠《紅薔薇》詩『若綴壽陽公主額,六宮爭肯學梅妝』,詠的就是梅花鈿。
五、點面靨
靨音同頁,就是酒窩,據說原本是宮廷后妃例假來臨時不能接受帝王臨幸時,在臉上點兩個小點,女史見之,即不列其名,以後這種作法傳到民間,逐漸變成一種裝飾。
六、描斜紅
唐代婦女臉上的斜紅,描繪在太陽穴部位,像彎彎的月亮。
七、塗唇脂
唐代婦女喜歡大紅色的口紅,唇脂的主要成份是朱砂加動物油脂、香料,古代習慣以嘴小為美,即櫻桃小口一點點。
經過以上七道步驟,臉妝總算完成,比較畫妝前後果然是判若二人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