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6新的一年即將來臨,每年不論是在服裝或髮型上,為了帶動時尚流行,都會有所變化,現代人透過偶像明星或知名藝人的打扮,群起仿效,形成潮流。千年前的唐代,帶動流行的主角不是明星、藝人,而是宮廷貴婦,現代女性的髮型不管怎麼變,總是在頭髮的長、短、捲髮、直髮、瀏海,甚至染不同的顏色變花樣。而唐代女性卻從〝髮髻〞上求變化,可別小看這盤在頭上的髮型,居然可以變出超過六十種以上的花樣,首先介紹的這款非常有個性的髮髻,傳說與唐朝大美女楊貴妃有關,本次展件《三彩鸚鵡髻女俑》頭上頂著高大的髮髻,其實是一隻鸚鵡造型,從正面看到的是鸚鵡正低著頭,深情款款地看著大美女。

髮髻1.jpg 

如果從側面,就可以更具體的看到一隻鸚鵡的身形,話說玄宗年間,楊貴妃養了一隻白鸚鵡,給牠取名〝雪衣娘〞,還教會牠念佛經,不過牠最大的用處就是幫玄宗皇帝賴棋,皇上與親王們下棋,眼看著就要輸了,雪衣娘總會縱身跳下,翅膀一撲棋局就亂了 (典故出自鄭處誨《明皇雜錄》) 。

髮髻2.jpg 

鸚鵡原非唐朝本土動物,貞觀年間開始,海外國家很喜歡進貢各種鸚鵡,進入長安的鸚鵡因為有說話這種特異功能,當年佛教界認為鸚鵡是佛在過去世的化身,有救火、供養盲父母的故事(范淑英:《西北美術-從異國獻獸到時樂鳥》)唐代韋 (ㄍㄠ)在《西川鸚鵡舍利塔記》中,記載有一隻鸚鵡因誠心念佛,死後焚之,果有舍利十餘粒。所以頭上頂著高高的鸚鵡,挺辛苦的,被賦予神聖意義後,再怎麼累,也得撐著。

唐朝婦女隨著身分的尊貴,髮型會有越來越高的現象,知名唐朝畫家周昉《簪花仕女圖》(現藏遼寧省博物館)畫中美女頂著一頭高高的假髮,這不夠高,還找來一朵盛開的牡丹(唐人將牡丹比作花中之王)這就顯得無比的雍容華貴了。

此外,除了視覺奪目,有的甚至在髻上點綴雪白的茉莉花,黑白對比反差強烈,且芬芳撲鼻,獨具魅力。羅 (ㄑㄧㄡˊ)《比紅兒》“柰花似雪簪雲髻”記述了這種黑髮襯白花的妝飾手法。

髮髻3.jpg 

唐朝把崇拜的鸚鵡,變成髮髻頂在頭上,另一種在天上飛的鳥類稱為〝(ㄏㄨˊ)〞體形似雁而較大,頸長,腳短。行走不便,但在水中能迅速划行,姿態優雅。能高飛,且鳴聲洪亮。俗稱為「天鵝」(釋文引用自教育部異體字字典)俗稱天鵝的〝(ㄏㄨˊ)〞成為時尚髮型,本次展件《三彩驚鵠髻女俑》鵠的雙翅向兩側伸展,正是受到驚嚇準備飛起的姿態。

髮髻4.jpg 

還看不出一隻鵠飛起的姿態的看官們,這張劇照是《倩女幽魂》中的壞姥姥,頭上頂的正是誇張版的〝驚(ㄏㄨˊ)髻〞,看出舉翅高飛的姿態了嗎?

髮髻5.jpg 

天上飛的飛到頭上不稀奇,河海裡的螺也成為髮髻。把頭髮梳攏在一起,在頭頂盤繞成髻。盤髻成螺形的就是〝螺髻。〞

本次展出《黃釉螺髻女侍俑》就是螺髻,本為兒童髮髻,初唐時曾盛行於宮廷,此款髮型較容易整理,可以省下許多時間,外觀也樸素許多,是唐代侍女常見髮型,您若是忙碌的都會上班族,大力推荐此款髮型。

髮髻6.jpg 

這件《加彩貴婦》目前陳列在史博館三樓,貴婦髮型散發著傾斜的魅力,嬌羞的表現著含蓄美,造型的端莊大度,也反映奢華富麗的大唐文化,這款髮髻稱為〝倭墜髻〞,髮髻偏在一側,好像一朵低垂的薔薇花,引人憐愛。《古今注》載:“倭墜髻—墜馬髻之餘形。髮髻挽得很低,倒垂側一邊,類似漢代的墜馬髻,約在唐天寶(742-756)年間出現,貞元年間(785-805)流行。

梳這種髻式再加上愁眉,能增加婦女的嫵媚。想想當年沒有醫美業,不能整形,就只好挖空心思做頭髮,看來唐代的審美觀,還真要有些想像力才能懂!

髮髻7.jpg 

〝烏蠻髻〞原本是南方少數民族的髮髻,唐朝婦女做了一些改造,梳時將頭髮掠向頭頂,挽髻之後,將髮髻搭在額頭上,多用於平常家居,也就是較輕便款式。

這件《三彩女立俑》(藏陝西歷史博物館)且看她的眉宇之間展現的是樂觀、自信,代表的是大唐盛世的榮景,她額前的髮髻與略為抬頭的動態,更加強了髮髻的魅力。

這件女俑曾被網友們戲稱是古代版的〝納豆〞,原來〝納豆〞早就穿越過唐代,還留下了走過的痕跡。

髮髻8.jpg 

〝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〞日本在唐朝期間進行「大化革新」。不斷派遣留學生至中國學習,以便強國。宗教、劍道、茶道都是在唐朝傳入日本,貴族所穿和服也源自唐朝,和服以前被稱為唐服,束髮也傳至日本,日本藝妓或是穿正式的和服時,常見的髮型就是這款烏蠻髻。

髮髻9.jpg 

從唐代婦女的髮髻,讓我們大開眼界,認識了許多文化內涵。除了髮髻,來到展間舉目望去,您還可以從那些文物上,找到文化的內涵?換句話說,文物靜靜地站立在玻璃櫃裡,每一件身上的紋飾或造型,都等著向我們訴說那千年前的故事,為什麼一組茶具要稱為七星盤?您能區分文官和武官所戴的帽子哪裡不一樣?敬請期待下回分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llomyp 的頭像
    hellomyp

    歷史活色生香

    hellom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